關閉→
當前位置:陽光生活館>生活>7月7日是七夕節嗎 七夕節簡介

7月7日是七夕節嗎 七夕節簡介

陽光生活館 人氣:1.3W

農曆7月7日是七夕節。七月初七,又稱七夕節,乞巧節,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中國民間傳說陰曆七月初七晚上喜鵲在銀河上搭橋,讓牛郎、織女在橋上相會。古俗在這天晚上,中國女孩們要穿針乞巧。鵲橋相會歌頌了中國勞動人民忠貞不渝的愛情,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這節日和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有十分密切的關係,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也是四大中國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7月7日是七夕節嗎 七夕節簡介

七夕節簡介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演化而來,爲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晚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祈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爲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七夕節既是拜祭七姐的節日,也是愛情的節日,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爲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爲主題,以女性爲主體的綜合性節日。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係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理來說,稱作分野。

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在古代,七夕節是靚女們的專屬節日。在七夕的衆多民俗當中,有些逐漸消失,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被人們延續了下來。七夕節發源於中國,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7月7日是七夕節嗎 七夕節簡介 第2張

七夕節節日起源

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從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祕,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觀星文化,牛郎織女就是典型例子。七夕的牛郎織女傳說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追求秩序的古人們不僅將天空規劃得井井有條,還將星宿與地面區域一一做了對應,這個對應關係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面來說,稱作分野。簡單來說,古人就是將天上每個星座都與地上的實體地理區域一一對應,古代分星與分野目的主要是爲了配合占星理論進行天象佔測。

在古代星宿體系中,牛宿由6顆星組成,位於銀河的東岸,像兩個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很有特點,不過上面的那個三角形更大一些,亮一些。而下面的小三角形正好位於黃道上,這幾顆星組成了一個頭上有兩角,卻只有三隻足的牛,因此古人稱其爲牽牛。這頭牛的南邊有9顆小星,組成了天田,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線的地方,是九坎9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於灌溉農田。牛宿的東面緊挨着的是羅堰3星,是類似水庫的水利設施。織女3星位於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織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僅次於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稱爲織女星。人們將牛宿星與織女星合稱爲牛郎織女。

七夕節民間習俗

香橋會

在江蘇宜興,有七夕香橋會習俗。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着的線香)搭成的長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樑,裝上欄杆,於欄杆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入夜,人們祭祀雙星、祈求福祥,然後將香橋焚化,象徵着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的相會。這香橋是由傳說中的鵲橋傳說演化而來的。

接露水

浙江農村,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TAG標籤:#七夕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