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陽光生活館>教育>學前教育論文怎麼寫

學前教育論文怎麼寫

陽光生活館 人氣:2.24W

學前教育是由家長及幼師利用各種方法、實物,有系統、有計劃而且科學地對他們的大腦進行各種刺激,使大腦各部位的功能逐漸完善而進行的教育。那麼學前教育論文怎麼寫呢?

學前教育論文怎麼寫

學前教育論文怎麼寫(一)

一、學前教育感恩教育的現狀

(一)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在現在的家庭教育中,父母缺乏對孩子感恩之心的教育。尤其是對於幼兒園的學前教育孩子來說,比起小班與中班的孩子,他們的獨立意識與自我意識在逐步增強。有些父母在家中對孩子過於寵愛,孩子在家裏處於“小皇帝”“小公主”的地位,習慣了以自我爲中心,從來不知道關心他人、尊重他人,更不知道心疼父母、孝敬父母。而父母因爲溺愛孩子,對感恩的教育也不加重視。只要孩子學習成績好,孩子的一切要求都盡力滿足,從來不去研究是否正確與合理。還有一些家長,對孩子則採取暴力教育,在孩子的管教過程中,孩子若是稍有不令父母滿意的行爲,父母便對其打或罵,直接影響着孩子的幼小心靈的健康成長與發展,更不用說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在父母那裏從來沒有得到過任何關愛的孩子,自己的性格也會變得冷漠與麻木,感恩之心就更難培養了。

(二)幼兒園感恩教育的薄弱當今社會,無論是幼兒園的教師還是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都側重在智力教育方面,家長與教師關注的都是孩子的學習成績與智力的開發。不管是爲了迎合家長的需求,還是幼兒園自身的教育要求,幼兒園的教育都是偏向於書本知識的充實與拓展,而對於孩子的道德教育這一方面卻不加重視,尤其是對於孩子的感恩教育。現在許多幼兒園的教育,根本就從來沒有涉及感恩教育,因此,孩子的感恩教育根本無從談起。幼兒園感恩教育的薄弱,直接影響着幼兒在感恩教育上的缺失,導致幼兒從小就缺乏關愛他人與孝順父母之心。

(三)社會感恩教育的缺乏此外,社會在感恩教育這一方面的缺失也是影響着幼兒感恩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來自家庭與幼兒園的原因以外,社會的作用也是很關鍵的。但是,由於當今整個社會風氣對感恩教育不是很重視,直接導致了社會關於感恩教育的缺乏。

二、學前教育感恩教育的改進策略

(一)家長的言傳身教感恩教育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身教,孩子在家裏的時候,父母要爲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充滿關愛的生活環境。父母自身要做到孝順老人、關心他人,只有父母自身做到這些了,才能在孩子幼小的心中樹立一種心中有他人的意識,從而逐漸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懷着一顆感恩之心成長。例如,家裏有老人的情況下,父母要自身做好表率,好好孝敬老人,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慢慢會將孝順老人作爲自己的一種自覺行爲與本能牢記在心,從而逐漸懂得感恩。

(二)教師的表率和教育智慧孩子除了在家裏的時間以外,另外的時間多半是在幼兒園度過的。因此,教師對於孩子的影響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的眼中,教師的地位是很神聖的,他們認爲教師是無所不知的。因此,在學前教育的學習過程中,他們更願意去模仿教師的一些行爲動作。因此,教師在日程的生活與學習中,對孩子的教育需要時刻表現出關心與愛護,讓孩子對教師的這種關心他人的行爲進行模仿,從而學會擁有一顆感恩之心。另外,教師還可透過開展一些活動,以活動的多樣性去引導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學會感恩他人,收集一些如烏鴉反哺、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在幼兒的心靈深處樹立一種感恩意識。

(三)家長、幼兒園、社會三方合作要想改進當前學前教育關於幼兒感恩教育的方式,除了確保家長正確的言傳身教以及教師的表率引導作用以外,還需加強家長、幼兒園與社會的三方面的合作,從而確保學前教育感恩教育的順利實現。幼兒在幼兒園受到的教育只能作爲他們受教育內容的一部分,畢竟幼兒的大部分時間還是在家裏度過的。如果來自家庭的父母不能正確地引導孩子,不能給孩子營造一個舒適溫馨的生活環境,讓他們整天面對父母的冷漠與自私,長時間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總有一天孩子也會變得自私、麻木。在現在的家庭教育中,父母重視的都只是孩子的智力教育,對孩子的感恩品德的教育卻不太看重。爲了確保孩子的健康成長,就需要充分發揮家長、幼兒園以及社會三者之間的作用,透過三方的通力合作,共同實現對孩子感恩等優良品德的教育。孩子健全的人格塑造離不開父母的正確教育與引導,父母在關心老人方面若是爲孩子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的話,孩子也會懂得關心老人、照顧老人、孝順老人。父母爲孩子營造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才能更好地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另外,在加強家園與幼兒園之間的聯繫與合作的情況下,還需充分發揮社會的宣傳教育作用,加大對感恩教育的宣傳,將這種思想深入人心,讓孩子時刻生活在充滿關愛與感恩的環境之中,從而將感恩變爲自己的一種本能、一種“隨身攜帶”的優良品質,伴隨自己的一路成長。

三、結語

透過關於學前教育教育存在的問題的分析,我們瞭解到要加強幼兒感恩教育,必須從家長、教師與社會三方面入手。只有三方面同時起作用,幼兒的感恩教育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相信透過以上分析,能夠爲改善當前學前教育感恩教育的現狀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

學前教育論文怎麼寫(二)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學校應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援和主動參與。對此,透過努力,我園實現了家園溝通順暢有效,與家長協力解決教育問題,共同分擔教育責任,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然而,在開學初,我卻遭遇了這樣一羣特殊的家長。

一、憂心忡忡

開學前,我拿到了我們班小朋友的名單,都是有過苗班經驗的孩子,家長也都是已經有過和老師溝通經驗的,我想,家長工作相對而言要比新生班更容易。

然而,在我家訪到昊昊家時,我發現他的爸爸媽媽不但已經認識我們了,能清楚地喊出我們的名字,還知道我們接下來會去哪一家進行家訪。我不禁好奇,他們怎麼會認識我們?又怎麼會知道我們的行程呢?我的疑惑還在繼續,這樣的情況在接下來的家訪中屢次出現。到底怎麼回事呢?成成的媽媽給了我們答案:原來我們班的大部分小朋友都是來自於苗苗園的同一個班級,媽媽們私底下建立了一個微信羣,組成“媽媽團”,經常在羣裏交流孩子近況或相約一起出去遊玩,各個孩子和家庭之間互動得比較頻繁。因此,從我打第一個電話和家長溝通開始,幾乎所有的家長都知道了孩子所在的班級和班主任。

我不禁有些着急:媽媽團到底由哪些家長組成?她們會在背後怎樣評價我們兩位老師?她們又是怎樣看待我們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呢?接下來我又該怎樣開展家長工作呢?

評述:我們班出現了一個班集體之外的另一個小集體--“媽媽團”,這對家長工作提出新的問題和挑戰:首先,這個特殊的羣體不同於以往的家長工作,和一個家長交流也許代表着和媽媽團所有的成員在交流,因此,我們要注重自己的溝通方式和語言表述,將正確的教育理念傳遞給家長。其次,媽媽團的心會比較細,會更注重細節,這就要求我們要將工作落到細處、實處。同時,我們發現成成的媽媽是“媽媽團”的“團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因此,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多和成成的媽媽進行溝通,讓她瞭解我們的教育理念,參與我們的班級管理工作,用她的影響力來感召其他的家長。

二、雪上加霜

爲了更好地開展家長工作,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的辦學理念,增進老師和家長之間的信任,我們在開學之前召開了家長會,針對我園人格課程、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本班事務性工作等方面和家長們進行了溝通。

在家長會上,“媽媽團”的一位媽媽提出是否可以建一個班級的微信羣,同時建議由“媽媽團”的“團長”擔任羣主,老師將班級中需要家長配合的通知發送給“團長”,再由“團長”在微信羣中進行發佈。聽到家長提出這樣的建議,我不禁有點兒生氣,這樣的建議幾乎就是將教師隔離在家長之外,極大地減少了我們和家長溝通的機會,弱化了教師在教育中的作用。若是這樣,這個微信羣的建立會阻礙家園溝通,增加家園溝通的難度。

到底該怎麼辦呢?一方面家長的意見不能置之不理,另一方面如何讓家園溝通更便利更迅捷呢!經過思考,我決定自己建一個屬於我們班級的QQ羣,由媽媽們推薦的“團長”和兩名對我們的工作支援又熱心的“爸爸”一同擔任管理員,就這樣,我們班的QQ羣正式開張啦!

評述:家園溝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師更願意將家園溝通的主動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上。因此,在起初的'生氣之後,我冷靜下來,想出一個能兼顧教師和家長的方法,建議班級QQ羣,就像“班級官方”認證一樣,保證了QQ羣中消息傳遞的準確性,“媽媽團”的“團長”擔任管理員讓“媽媽團”的家長們安心,其他爸爸管理員的加入兼顧了其他家長,其“男性”的特徵也爲班級管理提供了和女性不一樣的思維方式,使得班級活動可以更豐富。

三、柳暗花明

我們的QQ羣建立好了,一週過去了,我發現,我們的QQ羣不“熱鬧”,除了我們會發一些需要家長配合的消息,其他人都在沉默之中。這樣下去可不行,QQ羣不能發揮他的作用,不能成爲教師-家長互動的平臺,QQ羣的存在就毫無意義。

於是,我每天都將孩子活動的照片上傳到羣相冊。慢慢地,申請加入班級QQ羣的家長越來越多。接着,我陸續將一些育兒經驗和教育小散文分享到羣公告中,比如:《孩子,你慢慢來》《牽着蝸牛去散步》《親子閱讀小書單》……這些文章似乎是激發了家長的共鳴,大家都不禁點贊,紛紛討論起自己的教育觀點和行爲,述說着自己遇到的問題,分享着自己的經驗和方法。

述評:“媽媽的目光永遠追隨着自己的孩子”,因此,我們充分把握這一規律,抓住家長的心理特點,將孩子活動的照片及時更新到班級QQ羣,滿足了家長們對幼兒園活動的好奇、對自己孩子活動情況探悉的渴望,同時,這又讓班級管理更透明、更人性化,班級管理贏得了家長的信任,家園共育邁出重要的一步。

四、收穫驚喜

開學三週,我和“媽媽團”似乎都在無形中改變着。一天晚上,我接到一條資訊:“老師,我們媽媽團想給教室裏添置些東西,你看我們買一個金魚缸過來養幾條小金魚,可以嗎?”我一看,連忙回覆:“太好了,教室裏來了新朋友,孩子們一定會很開心的!”就這樣,我和“媽媽團”開始行動起來,我在教室創設出一塊適合孩子們觀賞金魚的區域,並進行佈置和美化,而媽媽們在花鳥市場挑選魚缸和金魚。一切都在靜悄悄地進行着,放學後,媽媽們合力將金魚缸搬到了教室,並帶來了魚食、增氧棒、換水器。第二天早晨,當孩子們陸續來園後看到教室裏的新夥伴,都不禁開心地跳了起來。看到孩子們這麼喜歡小金魚,我和孩子們一起觀察小金魚,瞭解金魚的種類;一起餵養小金魚,知道金魚的生活習性;一起用各種方式表現小金魚,感知金魚的美麗;一起和金魚說說悄悄話……就這樣,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圍繞着小金魚如火如荼地開展着。

述評:家長們常會對老師說:“你們是專業的。”這並不是一句笑談,也不是一句調侃。老師之所以成爲老師,首要條件就是“專業”,專業的思想,專業的素養、專業的精神……因此,當家園共育出現“破冰”時,要轉變思想,及時把握機會,化被動爲主動,爲孩子創設更多成長的機會,進而獲得家長的支援和敬佩。

五、攜手並進

國慶節快到了,爲了讓孩子更好地瞭解國慶節的由來,感知國慶節的意義,我們準備開展“我爲祖國媽媽做生日面”的活動,透過揉麪、搓面、品面爲祖國媽媽慶祝生日,獻上自己的祝福。

這次活動可不可以改變形式,讓家長們參與進來,成爲家園共育的一次範例呢?帶着這樣的思考,我們在QQ羣和班級平臺發出邀請,呼籲有做麪食經驗的家長們參與進來,和孩子一起來共同製作生日面。在消息發出後,我很快就收到了“媽媽團”團長的消息,她報名參加,並還帶來了其他五位媽媽。就這樣,我們的助教團很快就成立了。我和媽媽們一起商量方案、確定流程、準備食材……9月30號,活動正式開始啦,媽媽們帶着鍋碗瓢盆和一盒盒的食材來到教室,他們分工合作,忙得不亦樂乎,孩子們做得專心致志。當美味的生日面熱氣騰騰出鍋時,孩子們一邊品嚐着麪條一邊用稚嫩的話語說着:“菠菜吃了有力氣,豆芽是代表如意、百葉是長命百歲。”

述評:如何讓家長更好地瞭解幼兒園教育,更好地配合老師的工作,讓家長主動參與到班級活動中來,體驗一把“老師”是個很重要的方式。因此,家長助教正逐漸成爲家園共育的潮流。它不僅能讓家長們充分意識到教育好孩子並不只是幼兒園的事,形成了相應的共育觀念,還能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家長的職業、特長、閱歷對幼兒園來說就是一筆豐富的資源,能極大地提高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探索的積極性,更好地促進孩子全面發展。

遭遇“媽媽團”,在一次又一次的“交鋒”中讓我從憤怒到淡然、從擔憂到理解、從懷疑到信任,讓我更明白了教育的意義,也讓我更理解了家園共育的內涵。但我知道我和“媽媽團”的故事纔剛開始,精彩還即將繼續。

關於學前教育論文怎麼寫的相關內容就介紹到這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