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陽光生活館>生活>端午節最早起源於哪個朝代 端午節的民間習俗

端午節最早起源於哪個朝代 端午節的民間習俗

陽光生活館 人氣:2.5W

導語:端午節,又被稱作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天中節等,是集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爲一體的民俗大節。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爲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最早起源於哪個朝代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爲“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最初爲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爲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爲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節最早起源於哪個朝代 端午節的民間習俗

端午節的民間習俗

1、划龍舟

“龍舟”一詞,最早見於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預《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瀨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也認爲“飛龍”即龍舟。

2、掛艾葉菖蒲

掛艾葉菖蒲是中國民間節日習俗,在端午節以艾葉懸於堂中,剪艾葉成虎形或剪綵爲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戴之,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榻,有驅魔怯鬼之神效。

端午節最早起源於哪個朝代 端午節的民間習俗 第2張

3、吃糉子

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其花色品種更爲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糉;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糉子爲代表。吃糉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並且流傳到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4、佩豆娘

舊時端午節婦女的頭飾。多見於江南。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說源於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的別樣形式。《清嘉錄》引《唐宋遺紀》雲:“江誰南北,五日釵頭彩勝之制,備極奇巧。凡以繒銷翦制艾葉,或攢繡仙、佛、合、烏、蟲、魚、百獸之形,八寶羣花之類。縐紗蜘蛛,綺榖鳳麟,繭虎絨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蟬蠍,又葫蘆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寶蓋,繡球繁纓,鍾鈴百狀,或貫以串,名曰豆娘,不可勝紀。”

結語:以上是天氣君小編整理的“端午節最早起源於哪個朝代 端午節的民間習俗”內容,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