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陽光生活館>生活>端午節糉子的起源 端午節吃糉子有哪些寓意

端午節糉子的起源 端午節吃糉子有哪些寓意

陽光生活館 人氣:2.04W

端午節即將到來,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除了划龍舟之外,那就是包糉子和吃糉子,糉子作爲中國歷史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傳播亦甚遠。每到端午節,天南海北的中國人都會包糉子吃糉子。那麼端午節吃糉子的由來是什麼?跟着天奇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糉子的起源 端午節吃糉子有哪些寓意

端午節糉子的起源

糉子由來久遠,最初是用來是祭祀祖先神靈的貢品。“糉”字古又寫作“糉”(zòng),歷史上跟糉子沾邊兒的文字記載,最早大概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將之解釋爲“蘆葉裹米也”。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被稱爲廣東鹼水糉。

同時期出現少量裹餡糉子最受歡迎的莫過於豬肉糉。糉這食品很早就流傳開來了,西晉新平太守周處所寫的《風土記》,則明確提到了“角黍”一詞:“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北方產黍,用黍米做糉,角狀,古時候在北方稱“角黍”。

據考證,糉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糉子成爲端午節的節慶食物。

端午節吃糉子的故事

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大臣屈原。傳說屈原在農曆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楚國人民爲了不讓魚蝦鱉蟹吃他的屍體,就往江裏投好吃的食物。這樣年復一年,人民爲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每逢端午節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裏祭祀屈原。

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夢裏夢到屈原,就問他:“我們給您投去那麼多的食物,您吃到沒有?”屈原說:“你們送給我的飯,都讓那些魚蝦鱉蟹吃了。”老人問“怎樣纔不會被他們吃掉呢?”屈原說:“你們用竹葉把飯包起來,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糉子,它們以爲是菱角就不敢搶着吃了。”

第二年的端午節,人們就照着屈原說的話,向汨羅江裏投下尖角糉子。可是,過了端午節後,屈原又給老人託了個夢,說:“謝謝你們給我送來了那麼多糉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數仍是被魚蝦鱉蟹吃了。”

老人問屈原:“還有什麼辦法呢?”屈原說:“送糉子的船要打扮成龍的樣子,因爲魚蝦鱉蟹屬龍管轄,它們不敢吃龍王的東西。”從那以後,年年端午節那天,人們划着龍船到汨羅江送糉子。這就是端午節吃糉子划龍舟的來歷

端午節糉子的起源 端午節吃糉子有哪些寓意 第2張

端午節吃糉子有哪些寓意

1、寓意中舉

在古代的時候,想要出人頭地,就一定要參加科舉考試,並且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成績,也叫做中舉,中舉之後就可謀得一官半職,能夠取得事業上面的成就。因此在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吃糉子,其實有一舉高中的意思,因爲糉子的“糉”和“中”諧音,所以端午節會吃糉子,尤其家裏高科考的人,一定會吃糉子。

2、光宗耀祖

在古代家庭顯赫,如果有一些政績的話,是能夠光宗耀祖的。而糉子的“糉”和光宗耀祖的“宗”是諧音,有些相似,所以希望吃了糉子以後,家族的人能夠獲得一些成就,一些名利,能夠做到光宗耀祖。所以端午節吃糉子,不僅是品嚐它的美味,更重要的是取個好兆頭,希望吃了糉子之後,能夠帶來好運,能夠有所作爲,能夠光宗耀祖。

以上就是天奇小編關於“端午節糉子的起源”的相關分享,謝謝閱讀!

TAG標籤:#起源 #端午節 #寓意 #糉子 #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