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陽光生活館>生活>端午節爲什麼吃糉子 端午節吃糉子的由來

端午節爲什麼吃糉子 端午節吃糉子的由來

陽光生活館 人氣:2.32W

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自投汩羅江,爲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之後爲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糉子“筒糉”的由來

端午節爲什麼吃糉子 端午節吃糉子的由來

端午節爲什麼吃糉子

糉子,由糉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糉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糉子成爲端午節慶食物。端午食糉的風俗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千百年來,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

端午節爲什麼吃糉子 端午節吃糉子的由來 第2張

“糉”字本作“糉”,歷史上跟糉子沾邊兒的文字記載,最早大概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將之解釋爲“蘆葉裹米也”。由此可知,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有“糉子”的原型出現。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後即爲廣東鹼水糉。民間傳說中,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投江自盡的愛國詩人——屈原。

TAG標籤:#端午節 #糉子 #由來 #